直腸癌
一般所言的大腸直腸癌是指最常見的大腸直腸腺癌,乃是由腸粘膜細胞突然不受控制的增生。細胞變得奇形怪狀、不規則排列並向週邊組織侵犯,甚至向身體各處轉移,造成腸道出血、阻塞、並耗盡正常組織。
▲圖: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較易發生於年紀大者。一般而言從40-45歲開始隨年紀增加而增加。但近年來年輕的病例有增加之趨勢。男女發生率略相等。一般認為大腸直腸癌分佈隨地區與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係,尤其大量食用肉類、動物性脂肪、蛋白質,精碾的穀類,及較少纖維素之族群及地區、較易產生大腸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之發生率在已開發、工業化之地區較高。其年發生率約每十萬人口40-60人。在未開發或開發中國家則發生率較低。同樣華人地區,新加坡及香港華人比台灣地區發生率高,而兩者又高於大陸地區。移民者的發生率有向新居地發生率接近之趨勢。
國內隨著經濟之進化、飲食習慣之西化,大腸直腸癌之發生率亦隨之增加。民國六十八年,台灣地區大腸癌之發生率為每年每十萬人男性6.86人、女性5.02人,自民國八十三年則升到每年每十萬人男性20.41人、女性16.06人。
▲圖:直腸癌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
大腸直腸癌位置之分佈在直腸及直腸結腸交接處共約佔40-50%,乙狀結腸約16-20%,故分佈在乙狀結腸以下的約佔60-70%,而降結腸以下者即佔了約70-80%。直腸癌因接近肛門,較早即有出血便、裏急後重、排便習性改變、與大便變細等症狀。降結腸因腸道腔管較細,糞便較為成形,且腫瘤常為浸潤緊縮型而較易引起腸阻塞。升結腸及盲腸則因腔徑大,癌瘤多為突出膨大或菜花狀,且糞便多為流體,其癌瘤常生長到很大才因缺鐵性貧血、腹部脹氣、腹痛、體重減輕等症狀被發現。在台灣地區大腸直腸癌造成腸阻塞後才被發現的比率並不低。
大腸部分阻塞時病人會有腹脹、多氣、多屁,腹痛後排氣、排便後症狀即獲得減輕。有時右結腸癌造成之腹痛會被誤診為膽石症或消化性潰瘍。更有右結腸阻塞引起右下腹痛,或腫瘤穿孔引起右下腹局部腹膜炎,甚或因癌瘤侵到闌尾開口造成闌尾炎,病人接受闌尾切除而癌瘤沒被發現而延誤病情者。有些橫結腸癌會侵犯到胃造成胃結腸瘺管。有時直腸、乙狀結腸癌會侵犯膀胱、陰道造成瘺管而產生不同的症狀。
大腸直腸癌的手術治療:
大腸直腸癌之治療以手術為主,唯有手術切除病人才有根治的機會。成功的手術必需要符合以下條件:(1)足夠的安全切除距離,(2)切除足夠的淋巴組織、血管、周圍肌膜、脂肪、軟組織,必要時甚至鄰近器官,(3)避免手術中癌細胞傳播、散佈,(4)如癌瘤在直腸,則根治的切除癌瘤外尚須儘可能保留具理想功能的肛門。
醫師會為病患安排下列檢查以評估是否要施以輔助性的放射或化學藥物治療、切除範圍、以及肛門能否保留。手術前一般需作胸部X光攝影,腹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檢查,看是否有侵犯鄰近組織或肺、肝、以及腹部淋巴結。診斷直腸癌侵犯程度可採用經直腸超音波,骨盆腔電腦斷層掃描或核磁共振。
外科醫師會根據廣泛性整體切除癌瘤及相關淋巴組織、血管之原則來為病患進行手術。直腸癌因一方面要考慮足夠的安全切除距離,一方面要保留病人之肛門,且直腸位在狹窄的骨盆腔內手術操作不易,手術方式之選擇考慮較多。肛門是否能保留除了與腫瘤位置有關,尚受到腫瘤大小,侵犯深度,有無淋巴腺轉移,病人體型以及醫師技術純熟度影響。近年由於環形自動吻合槍廣泛採用,使得外科醫師較能夠從事於超低位吻合手術,因此許多位於離肛門口五~六公分之直腸癌患者其肛門仍得以保留。一般而言,位在上1/3之直腸癌均可保留肛門,絕大部分中1/3之直腸癌可作低前位直腸切除並直接吻合降結腸和殘餘直腸。下1/3之直腸癌(離肛門口6公分以下)傳統上則需作腹會陰聯合切除及永久性人工肛門。直腸癌病人手術切除需作永久性人工肛門之比率約為15%。
約有百分之三十的大腸直腸癌病患在診斷時已有遠處轉移或局部嚴重侵犯而無法作根治性手術切除。對於這類病患一般仍認為要採積極的治療。因為(1)大腸直腸癌與其他癌症例如肝癌、肺癌比較,仍是生長速度較緩慢之癌症,即使無法治癒病人,緩解手術對尚存有限生命的病人仍有所幫助。(2)大腸直腸癌如不切除,可能會造成阻塞、出血、並侵犯膀胱、阻塞輸尿管、病人會因腸阻塞、營養不良、尿毒而死亡。如直腸癌侵犯到坐骨神經,病人常會疼痛不堪。為了減輕病人症狀,緩解性切除術仍是值得的。(3)癌瘤遠處轉移如為單一器官,仍可切除轉移性癌。大腸直腸癌最常轉移到肝臟。如為單一表淺又不太大的轉移癌,可在切除腸癌的同時一併切除轉移病灶。肝轉移性大腸癌其切除率介於27-38%之間,而切除後五年存活率介於20-50%之間。大腸直腸癌如只轉移到肺且為單個或單葉一般仍主張手術切除。其預後比原發性肺癌切除之預後來得好。
直腸癌的放射線治療:
放射線治療在直腸癌之使用極廣,包括單獨放射根除性治療,手術前或手術後治療,手術中或補救性放射治療,及姑息治療。放射治療配合化學藥物治療,可增進直腸癌患者之局部控制率、存活率,並減輕病人的痛苦。
直腸癌手術前之放射線治療可減少手術中癌細胞之擴散,也可以將無法切除之巨大腫瘤經由照射減少體積,使手術切除變為可行。其他之益處包括減少局部復發率。缺點是放射線治療後大約要等4-6週才能進行手術,因此可能會延遲手術時機。
直腸癌手術後放射線治療之目的在消除手術所無法去除之病灶進而減少復發率。文獻顯示在穿透腸壁但沒有淋巴腺轉移和有淋巴腺轉移的直腸癌,手術後化學治療加上骨盆腔放射線治療可使五年的疾病不復發比例由37%提高到59%,也就是說,手術後放射線治療可以減少第二期及第三期直腸癌患者約20%的復發機會。對於局部控制率及存活率都有很大的幫助。一般而言,術後放射線治療所引起之慢性副作用並不常見。
原文: 認識大腸直腸癌
keyword: 直腸癌
▼直腸癌 相關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