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雖然跟先天基因有關係,但後天的飲食、生活作息更密切相關至於瘦弱者,雖然可能是體質關係,也必須注意是否有疾病問題。
以中西醫角度找出可能問題,並提出保養建議
容易肥胖的體質
一般人從外型上看即可判定是否肥胖,不過,單從外觀上看的蘋果型或洋梨型,還是屬於中腹肥胖或下腹肥胖,很難去判定是否是屬於先天體質易胖。除了外觀,靠體重計或是體脂肪計的測量結果,也可得知是否有過胖現象體脂肪計還能測知一個人是否有骨架很小但體脂肪卻很高的肥胖情況。
易胖的體質,在中醫看,除了和基因相關,也和個性、工作環境與情緒有關。所謂肥胖,指的是比標準體重要多出約10,也就是若標準體重為50公斤,實際體重為55公斤,那就已是肥胖。
一般來說,若是腸胃吸收功能良好,身體結構上腸道(小腸)比別人長,缺乏運動致無法消耗熱量,加上沒有情緒壓力、樂天嗜睡的人,就屬於肥胖體質。而肥胖的體質,還可區分為內臟性的肥胖或是皮下脂肪的肥胖。
若是屬於腹部皮下累積了許多脂肪所造成的肥胖,可以藉由運動與飲食控制,產生疾病的機率比較少但若是內臟與內臟之間累積了很多脂肪之內臟性肥胖,比較容易引起如動脈硬化、脂肪肝等相關病變。
不過,用來判斷代謝症候群的中腹腰圍標準,即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雖然可以視為是否肥胖的一種指標,但並無法光從測量腰圍就判斷自己是屬於皮下脂肪肥胖,還是屬於內臟性肥胖比較簡單快速的方法,還是直接以手指捏中腹部位,若是很輕易就捏出一圈「游泳圈」來,顯然皮下脂肪肥厚,但若是明明捏不出脂肪圈,但體重仍是超重10以上,而且身體質量指數(BMI值)又高於或等於27時,就代表自己可能是屬於內臟型的肥胖。
所有的疾病幾乎都與肥胖有關,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三高問題,以及其隨之而來的心、腦血管等相關的疾病併發症。除了容易導致動脈硬化、脂肪肝之外,肥胖也容易造成中風,或罹患癌症如乳癌,還容易哮喘或導致痛風。
長庚兒童醫院兒童腸胃科主任趙舜卿表示,孩子吃不胖的原因包括情緒、行為因素或器質性病變,其中腸阻塞、慢性腸道吸收不良、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或慢性宿便等腸胃問題是常見的器質性原因,但仍有些孩子在臨床上找不出吃不胖的原因。
趙舜卿說,近年來可以使食慾變好的「胃飢素」(ghrenlin)及可抑制食慾的「瘦體素」(leptin)相關研究方興未艾。為了探究吃不胖的孩子,是否跟體內「胃飢素」及「瘦體素」分泌有關,花了2、3年時間,收集40位沒有器質性問題,但怎麼都吃不胖的孩子,與40位正常健康的孩子,以抽血的方式進行內分泌物質對照分析。
結果發現,吃不胖的孩子,體內的「瘦體素」分泌較不足,較正常孩子少了近30%,至於吃不胖的孩子體內「胃飢素」則有分泌過多的情形,較正常孩子高出20%左右,顯示吃不胖的孩子雖然不胖,但胃口卻是很好。
趙舜卿指出,孩子正值發育的階段,營養吸收好不好,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或許未來可以運用「胃飢素」及「瘦體素」分泌平衡的方式,治療有「吃不胖」困擾的孩子,但現今這個部分還需要更多精密的臨床試驗,才能確知是否有效。
擔心孩子太瘦不夠壯 可找新陳代謝科醫師診斷
吃不胖,別急著塞高熱量食物或猛吃消夜。醫師指出,屬於吃不胖體質的人,應先找新陳代謝科醫師診斷,看看是否因為某些疾病而導致體重過輕,再來調整平日飲食和運動。如果光吃而不運動,即使身上長了肉,也可能是脂肪而不是肌肉。
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肝膽腸胃科專科醫師蕭敦仁指出,國中小學每學期剛開學時,學校都會替學生量身高、體重,因此門診中,常見父母帶著體重過輕的孩子來求診,男、女生約各佔一半;到成人階段,會主動求診,擔心自己太瘦、不夠壯、看起來不結實者幾乎都是男性。
遇到老是吃不胖的情況,應該先確認是否為疾病造成,例如甲狀腺機能亢進會使人暴瘦,此時應先治療疾病。如果沒有疾病,而是屬於不易吸收、容易消耗熱量體質者,則可從多運動、多攝取高品質蛋白質(如雞蛋、雞肉、牛奶等),以設法增加肌肉量著手。
桃園壢新醫院體重管理中心主任林伯威則建議,想增重的人,除了循序漸進地適量增加每天攝取的熱量、多補充蛋白質外,建議可做重量和耐力訓練,像是舉啞鈴、沙包、做仰臥起坐、伏地挺身等,刺激肌肉增生。
飲食方面則建議先徵詢營養師意見,不要一味增加飲食量、吃高熱量食物,或天天吃消夜,若沒有配合運動,可能變成脂肪囤積、而不是增加肌肉。
至於高蛋白的營養補充品,會增加腎臟負擔,也應該先看過醫師、再決定是不是適合補充。